电子邮件:  密 码
您现在的位置:365娱乐网 > 统战工作 > 民族宗教


国家性?民族性?现代性  

 2015-10-10   亚心网     


 

● 吴华敏

 

人有人性。民族有民族性。国家有国家性。国家的特性决定了国家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目的。

 

神权国家建立在人们对神的崇拜和君权神授的信仰上。君权国家建立在君权天授和人们对天、对君的崇拜基础上。传统国家塑造人们对神权、君权、族权的崇拜。

 

现代国家是“公民国家”,以“公民文化”、“公民精神”及其升华的“现代国家精神”为基本团结纽带。现代国家意识形态的制度属性千差万别,但都以塑造公民文化、公民精神、现代国家精神为基本目的。

 

在现代全球化的社会大背景下,那些“特殊主义”的传统民族意识、宗教意识、宗法意识仍然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和地区必然动荡,那些“普遍主义”的“公民文化”、“公民精神”、“现代国家精神”为主导的国家和地区持续稳定。实现由“传统国家团结精神纽带”向“现代国家团结精神纽带”的转型是“国家和国民精神现代化”的基本内容之一。

 

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无疑包含建设“社会主义公民国家”的内容。新疆地区现代化建设也应包括建设“社会主义公民社会”的内容。应当用现代“公民性”去统合“民族性”、“宗教性”、“血缘性”、“地缘性”,使国家性、民族性、国民性得到有效协调。

 

应当明确:血缘民族、传统文化民族都在过去历史形成并在现代持久延续,只有以“公民文化”、“公民精神”为纽带的民族才是“现代新型民族”。现代化不仅包括科技、产业、社会等等的现代化,也包括“共同体团结精神纽带的现代化”。只有完成了由“传统文化民族”到“现代公民文化民族”转换的国家和地区,才是真正实现了“团结精神纽带现代化”的国家和地区。这样的国家和地区的“新型团结”才是可持续的。否则,工业再发达,社会精神的气质和基本社会关系模式也不是现代“化”了的。

 

必须清醒:信息化、全球化对国家团结力有渐近、巨大的“离散作用”,哪个社会存在“重大文化隔离”,这种“精神裂缝”就会在全球化、信息化离散作用下渐渐变大。没有强大的公民精神、国家精神统合的社会,多民族、多宗教、多语言、多文化就会导致“一个社会的精神分裂”。一个“精神文化隔离、分裂的社会”,发展、变迁越快,“精神的裂痕”越大,社会的动荡就可能加大。

 

所以,当今世界绝大数国家普遍重视综合运用文化、教育、政策、法制等手段大力塑造“公民人格”,使有着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等等差异的人们首先彼此以“共性的公民身份”“同事同仁”对待,而不首先以地域、民族、宗教这种“差异的身份”划线和对待。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人们逐步认识到了“以传统民族文化、宗教文化、宗族文化为基础的团结”与“以现代公民文化为基础的团结”的区别,世界多数国家都开展“公民意识”、“公民精神”、“公民团结”教育,以此融化、协调“传统族群差异在现代社会的冲突性”。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特有的最深最强的社会心理需求是人格需求,人格需求的核心是自我认同,自我认同实现的途径是由于自己与他人的共性而获得他人的认同以及自己对他人身上与自己相同的东西的认同。人格的基本特点是共同性产生理解性、理解性产生认同性、认同产生心理亲和、心理亲和产生团结。这种“心理亲和团结”与“功利利益团结”构成团结的两大基本内容。根据这个原理,人们在与他人搞好关系的时候,都要“寻找共同点”、“产生共鸣情”。人际关系是这样,族际关系也是这样。基于此,应当把建设公民文化、公民精神、国家精神并以此统合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作为意识形态工作、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文化工作的重要目标,把挖掘和放大各民族之间族源、文化和实际生活的共性作为意识形态工作、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文化工作的重要内容,把倡导正确对待和处理差异性、多样性的包容精神作为意识形态工作、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文化工作的重要方面。

 

应注意,“多民族、多文化”是好事,但“多”当中要有统领,“多”当中要有丰厚的共性作为根基,“多”之间要联通、吸收、互包互容,这样的“多”才构成整体“既活力又和谐”。建设“新时代的新的精神认同”,从而有效地协调“多”,这应当成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意识形态工作、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文化工作的重要追求。

 

应注意,民族性有“传统民族性”和“现代民族性”的区别,每个民族都只有实现“传统民族性”向“现代民族性”的转型,才能真正地保持“民族性的生命力”。那些“机械地保守传统民族性”的民族,注定被淘汰;那些“机械地全面模仿的民族”,民族性会逐步减淡;只有那些创造性地实现“民族性转型”的民族,才会在未来长久地彰显自己“发展着的特点与价值”。

 

不论“传统的民族性”与“现代性”之间有多少“连通性”,它们之间性质和发展阶段的差异都是重大、显著的。一般地说,传统性是神秘型、情感型文化主导的,现代性是科学、市场、法制等理性主义文化主导的;传统性是更倾向于按区别亲疏远近的特殊主义思维处理人际关系的,现代性是更倾向于按公民普遍主义思维处理人际关系的;传统性是相对封闭的,现代性是不开放无以存在的;传统性是倾向于从过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的,现代性是奉行创新进步主义的;传统性是神本主义、官本主义的,现代性是人本、民本主义的,等等。这些都是传统民族性与现代性之间的巨大的一般差异。“现代化”是人们在做出新产品、新产业、新结构的过程中,也把自己“训练”成了“现代人”。“人的精神的现代化”才是最深刻最本质最巩固最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化。实现文化精神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才是根本的现代化。实现这种内在的精神构造、头脑工作模式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外部可以提供某些条件,但本质上必须由“主体”去自己实现。

 

应注意,在由传统性向现代性转型过程中,多民族之间既非单向的趋同、也非单向的趋异,而是在相互开放、吸收的基础上,在共同的现代生产、生活方式基础上,在人的个性更加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共同性与多样性都增加。一些学者认为现代性是单纯的共性增长,是片面的;一些学者认为现代性是单纯的个性化发展,也是片面的;健康的现代性是共同性和多样性都得到发展。新疆的多民族在共同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共性与个性都得到发展才是正常的,把一切共性的增加都当作对民族性的威胁是错误的。相互开放、协调、和谐、共生、共济的差异性、多样性、丰富性是宝贵的。产生离心倾向的、相互排斥和冲突的差异是有害的。差异不是简单的越大越好,也不是简单的越小越好,关键要看差异之间的关系状况,看民族性与国家性及个人性之间的协调性如何。

 

在迈向现代化过程中,各民族都要考虑各自民族性与国家性之间的关系、各自民族性相互之间的关系、民族的传统性与现代性之间的关系、以及民族性与个性发展之间的关系。现代文化是人本的、理性的、开放的、进步的文化。文化本身不是目的,文化使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相互又和谐相处,从而共同进步、共同幸福才是目的。应当把这些基本的道理,向各民族的干部、知识分子、其他民众、尤其是青少年直截了当地讲透彻。

 

(作者系中共新疆哈密地委委员、宣传部长。稿件来源于吴华敏博客)

 

[责任编辑:和田地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