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邮件:  密 码
您现在的位置:365娱乐网 > 统战工作 > 民族宗教


疏附县书记朱雪冰:去极端化要抓早抓小  

 2015-10-20   凤凰网   


 

 

4月初,凤凰网主笔陈芳历时半月,走访和田、喀什、伊犁、乌鲁木齐73市,就新疆去极端化展开深入调查,并与于田县委书记马志军、叶城县委书记李国平、莎车县委书记王勇智、疏附县委书记朱雪冰、伊宁县委书记张继生五县书记,就去极端化与新疆基层治理进行深入交流。

新疆五县书记访谈录之四:对话疏附县委书记朱雪冰

朱雪冰,1970年人,新疆喀什麦盖提县人,1989年参加工作,先后在叶城县、喀什地区团委、岳普湖县、伽师县工作,20137月任喀什地区行署副专员,2014年兼任疏附县委书记。

疏附县概况,隶属于喀什地区,距离喀什市仅15公里,有维吾尔、汉、回、塔吉克等13个民族27.2万人。疏附县是连接中亚、南亚和中国的交通枢纽,有着“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地理优势,工业、商贸、物流相对发达。

以下内容由47日凤凰网主笔陈芳与疏附县委书记朱雪冰的交谈整理而成:

宗教极端思想的渗透不是今天才有,七五事件之后,那时我在伽师县任县委书记,就感觉到不正常,穿戴有了变化、乱区分清真不清真、年轻人不吃父母做的饭……

2012年,我们县委领导班子带头,每个乡每个村走,对我们的群众做面对面宣讲,进行滴灌式宣传教育,取得一定成效。

这个东西很可怕,铺天盖地过来,一旦成规模了,再去治理,就会难度倍增,因此要抓早抓小。这种工作要做实,宣传教育全覆盖不能飘在上面。

心里的面纱要揭掉需要久久为功

去年我到疏附县任职,抓了一年去极端化工作,通过宣传教育和教育转化,面纱揭了,但心里的面纱不好揭。心里的面纱要揭掉,需要久久为功,积小胜为大胜。

打击的一手要硬。宗教极端势力渗透背后,有宗教黑恶势力和家族势力,黑盖子笼罩在村里,藏匿比较深,老百姓不敢检举,基层组织在那不敢发声,也没有威信。如果不除去这些,去极端化没有用。去年启动严打,收押一批,打掉一批,再出头继续打。严打开路是必然的,没有严打,去极端化也好、群众工作也好,一切工作无从谈起。今年明显感觉大的氛围好多了,存量减少了。

教育疏导的一手也要硬。防止打击扩大化,经过半年的教育转化,大多数能转变过来。同时为防止被再次洗脑,要给他们的亲属和周围的人做工作,讲清楚,已经触犯了刑法。对被判刑人员家属,我们要帮助。你不去帮助,就有“别人”帮助,不能把他推到对立面。

正能量的东西我们不去引领,宗教极端势力就会去干

针对妇女穿蒙面罩袍、年轻人留大胡须等现象,我们用的是五步工作法:摸底了解情况、梳理原因、营造氛围、教育转化、巩固提高,倡导世俗化生活。制定属地管理责任制,明确职责,做到谁发现谁制止、哪里发现哪里制止,形成了敢管、愿管的局面。

对宗教极端势力干扰下的婚礼不弹唱、葬礼不哭等现象,加大宣传,倡导维吾尔族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仪式,教育引导群众远离宗教极端思想,放下思想包袱,统一安排宗教人士念“尼卡”(维吾尔族举行婚礼庆典的早晨在女方家所举行的一种宗教仪式)、主持“乃孜尔”(追悼会,并邀请宗教人士念经)。我们在乡镇成立婚丧嫁娶服务队和婚丧事务服务中心。另外在四老人员、村干部和党员去世后,由村委会和寺管会出面组织“乃孜尔”,组织人员给亡人站礼,并为其发放丧葬补贴。

乡镇村文体活动空白,就会使宗教极端思想趁虚而入,腐蚀群众思想,牵引群众走向极端。为此,疏附县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比如便民服务中心、便民超市、文化活动中心、体育场,为村民提供办婚礼葬礼的场所,把村民凝聚到村委会周围。在村社区开展文体活动和民族团结活动,并组织开展靓丽工程时装秀、农民画和农民小品大赛等文体活动,以现代化文化为引领,对冲宗教极端思想。

宗教极端干预世俗生活,把老百姓正常的生活引导到极端上去,正能量的东西我们不去引领,极端势力就去干这个事情。

就地解决就业,提升女性地位

去极端化是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施策。我们疏附县人均不到两亩地,人均年收入7000元左右,受语言、就业本领、思想观念等制约,外出打工就业机会少。走出去又有自身限制,或被歧视,有的就容易被宗教极端思想洗脑,不少人出去一两年就不愿出去了。

这种情况下,我们一方面提高劳动者“双语”水平和就业技能,一方面就地解决就业,在乡镇和村里开设微型工厂,比如服装厂、地毯厂等,让我们的农民在家门口打工,这是最好的就业模式;另外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比如保安、环卫、城管等,也能吸收一部分劳动力。萨依巴格乡为例,我们建设就业服务中心,一个新大毕业的学生回乡办了微型企业,厂子里就解决50多个当地妇女的就业,另外在家里还解决了200个妇女就业,这样既能让女性带孩子又能顾家,还能提升女性在家的地位。

女性在家庭里很关键,现状是没工作,知识水平不高,家中地位不高,容易被宗教极端思想感染。抓住妇女,就抓住了孩子,母亲是直接影响孩子的。让她们走出家门,互相引领互相影响。现在的政策很好,国家、自治区以及各级政府补助,一家一年差不多有2500-3000元,能想到的都给了,怎么让我们的老百姓自己勤劳致富很关键。

学会国家通用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技能

教育抓不好,会出大问题。实际上我们这些年出来的问题,暴露出我们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包括诚信教育出了问题。我们现在首先把学校教育抓好,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再跟上(编者注:63日,自治区党委教师工作会议强调,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三位一体”的,教师要发挥好居间引领的作用,与家长建立密切联系,使学校教育能够辐射家庭教育、引领社会教育),社会的稳定基础、抵御渗透的能力就大大增强。

有人认为我们新疆左了,管得严了,实际并不是我们新疆管得严了,而是过去没有管好,才导致宗教极端思想在有的校园渗透。什么是合法的什么是非法的,应该明确。否则不合法的成为既定事实,治理难度就会比较大。这个问题上,需要全国一盘棋。

我们疏附县一直狠抓教育,彻底解决学生辍学和高中入学率低的问题,学生辍学危害性很大,没上完初中高中,走向社会,抵御渗透的能力差,就业能力也差。教育这一块我们提出五个努力方向:

努力不让一名学生辍学,按照“乡保入学率、村保到校率、校保巩固率”的工作机制,建立了乡、村、学校、班主任和教师、学生家长“五位一体”的“控辍保学”工作机制,实行“双三包”制度,即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村组干部包户;乡领导包校、班主任包班、任课老师包学生。县教科局和乡镇、学校,学校与班主任、任课教师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分工,确保不让一个学生辍学。目前全县初中、小学学生到校率分别保持在96%99%以上。

努力不让一名初中毕业生流向社会。优先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扩大办学规模,办精、办好学校,发展面向市场、面向就业的职业教育,与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合作,打造新疆农职院疏附分院。对高中阶段的困难学生每年补助2000元,2014年疏附县高中入学率达到93.1%

努力让每一个考上大学的高中生能上得起学。我们每年有1000万元“红棉爱心”助学资金,目前共有4420名学生受到资助。

努力让每一名回乡大中专毕业生稳定就业。在就业政策、产业发展上发力,有针对性地开展校企合作,与电商、物流、制衣企业开展订单培养。

做到“双语”教育全覆盖和全提升,特别是国家通用语言的表达,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技能。我们计划今年9月力争做到“双语”老师全覆盖。尽管外界有这样那样的说法,但为了这里孩子的将来,“双语”教育必须抓。

新疆不只是新疆人民的新疆,更是全国人民的新疆

去极端化,不是为去而去,是综合施策,为新疆长远考虑。我们同时也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对我们这里大部分老百姓而言,宗教,从出生到死亡伴随始终。这种情况下,基层组织相对空白。说实话,过去,村干部抓宗教管理有畏难情绪,抓稳定不知怎么抓,重点就放在老百姓增收上,我们的愿望和老百姓的勤劳程度又产生矛盾,怎么变成老百姓自己愿意做。

首先强化基层力量,党支部要扬威立信,让老百姓意识到有个组织在,不然阵地就没了。群众必须成为主体,我们探索实行《新村规民约》,分层次解决农民所思所盼所想,争民心、聚民心。我们的干部不是能力不行,而是新疆的情况实在复杂。很多人不理解说,给你们那么多钱,你们还是解决不了问题,你们新疆人无能。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后,思路做出调整。治理新疆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简单发展、不是楼房多了、马路宽了就能解决的。

我们喀什地区420万人,维吾尔族占91%,是全疆人口最多的地区,大多为农业人口,耕地又少,又是几乎全民信教。现实贫困加复杂的历史和文化的原因。当然这不是给我们自己找客观理由,但我们每一个干部、各级党政确实责任压力非常大,我们又都是要脸面的人,追求完美不想有瑕疵的人。大家在这里努力了很多,一个小事情,一个舆论,都可能将所做的工作归零。

我们这里的老百姓很朴实,少数暴恐分子不能代表新疆人,给整个新疆贴上了标签,内地人对新疆产生恐惧不敢来。事实上你来了以后,并不是想象中那样,越不敢来,招商引资越受影响,这里就越被边缘化。新疆不只是新疆人民的新疆,更是全国人民的新疆。

 

[责任编辑:和田地委统战部]